当前位置: 首页  纪检监察  宣传教育
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, 以“赶考”的清醒和坚定纵深推进新时代反腐败工作
发布时间: 2024-04-12     浏览次数: 10     作者: 纪检监察室

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,我们要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有清醒的认识,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的认识,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,精准发力,持续发力,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、指明了前进方向、奠定了工作基调。做好新时代的反腐败工作是实现“两个百年奋斗目标”的必要保障,是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重要手段,是保持党的先进性、纯洁性、群众性的核心关键。

腐败是侵蚀党的肌肤,危害党的生命力的“毒瘤”,不仅仅削弱党的领导,妨害党的使命,更会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。因此,党中央以猛药去疴、重典治乱的决心,以刮骨疗毒、壮士断腕的勇气,坚持惩治腐败现象和行为,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,做到不松劲歇脚、不疲劳厌战。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,经过不懈努力,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全面巩固,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征程上反腐败工作还任重道远,隐性腐败、变异腐败等新型腐败行为交织盘错,隐蔽难找,我们必须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,不能回头、不能松懈、不能慈悲,永远吹冲锋号的进攻姿态,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,纵深推进,不给腐败现象和行为留下生存之机、潜藏之地。

做好新时代的反腐败工作,既要在惩治腐败现象和行为上发力,又要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用功,通过“惩、防”结合的模式,以标本兼治、系统施治、惩防并举的举措,把不敢腐的震慑不断强化、不能腐的笼子不断扎牢、不想腐的自觉不断增强,促使党的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,从而达到反腐败工作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新格局。

标本兼治需要通过两个维度实现反腐败工作的效果,一是治标,其实质就是坚持反腐败无禁区、全覆盖、零容忍,坚持有腐必反、有贪必查,通过强有力的查处力度,对腐败现象和行为进行及时制止,把腐败的存量减少、腐败的增量遏制,从而实现对腐败带来的损害最小化,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保护最大化。二是治本,就是通过党性教育,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,使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真正根植为民情怀,以正确的政绩观、权力观、作风观干事创业,铸牢对党绝对忠诚、绝对纯洁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,从而补足精神之钙、练就拒蚀之肤,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始终沿党指引的前进方向奋力而为,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。

系统施治,其关键在系统,而系统主要体现在一个“全”字。腐败现象和行为其本身具有隐蔽性、严峻性和复杂性,再加上新型腐败行为的产生,其变异性也日渐凸显,这就给惩治腐败带来难度和力度上的加大。因此,必须具备系统观念,实行系统施治,使反腐败工作形成内容上全涵盖、对象上全覆盖、责任上全链条、制度上全贯通,使反腐败工作走向规范化、制度化、法制化。对踩“红线”、越“底线”、闯“雷区”的违规违纪者严肃查处,不以权势大而破规,不以问题小而姑息,不以违者众而放任,不留“暗门”、不开“天窗”。

惩防并举,就是通过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以惩治突出警示,以预防彰显关爱,使全体党员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自觉远离腐败的环境,树牢防腐的自觉。在反腐败斗争的道路上,严肃查处腐败现象和行为,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手段。通过对腐败份子的查处惩治从而形成典型的警示案例,使党员干部从中汲取警示、教训,达到以案为鉴、以案警醒的预防效果,同时,这也是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关爱党员干部不走错路的重要形式。党员干部只有在内心真正树立规矩意识、纪律意识,才能时刻高悬廉洁意识,把“莫伸手,伸手必被抓”的震慑铭记于心、履行于行、担当于肩,杜绝心中贪腐想法和邪念的滋生。

新时代、新征程,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以“得罪千百人,不负十四亿”的强烈使命担当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,积极营造风清气正、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。

      

    撰稿人:匡文军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审稿人:姚霞